就在这样恶劣、酷旱的环境中,岩石内部仍然有一种光合细菌生生不息。
2018年10月,在南非姆波内格金矿地下2800米处的岩石裂缝中,美国科学家迪伦·奇维安发现了一种被称为“大胆旅行者”(boldtraveller)的细菌。那里与世隔绝,没有氧气,完全黑暗,温度高达60℃。从其地质结构上来分析,至少有300万年没有见到阳光了。
然而,这些“大胆旅行者“却自得其乐。它们从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中吸取碳、从岩石中吸取氮,构筑蛋白质和氨基酸,以此获得生命。它们又从岩石的衰减铀中获取能量,使生命代代相传。
生命之顽强,还可以列举更多:有一种耐辐射球菌,居然能在核反应堆里生生不息;美国欧文斯湖的含盐量是海水的9倍,死海的盐度高达2.5%,嗜盐杆菌却依然在此繁衍;黄石公园有多个温泉水温高达100℃,海底火山口附近水温更是高达350℃,但多种嗜热菌却偏偏生活在沸水里;在爱达荷州200米深暗无天日的地下,有个细菌家族吃的是氢,产生的却是甲烷……
这些生命面对着高温或低温、强辐射、无光、无氧、酷旱、高压或盐水、浓酸等极端苛刻的恶劣环境,已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代谢方式,氢、氮、硫、铁、铀、盐或岩石等都可以成为它们赖以生存的能源。以置信的是,在距离地球360千米的国际空间站外部的极端环境中,这些细菌经受了艰难的考验,依然顽强地活着
遨游外太空的细菌
2018年,科学家们从英国德文郡比尔村海岸的陡峭悬崖上,采集到一些附着有海藻青菌的岩石,随后把它们暴露在太空中。海藻青菌是类似粘球藻的细菌,被科学家命名为OU-20。
553天以后,宇航员从舱外取回了这些岩石和微生物。令人难。也就是说,极其剧烈的温差变化、强大的宇宙射线和紫外线辐射、完全缺氧干燥以及真空的环境,几乎无损于它们的生存。回到地球,它们依然在进行光合作用、繁殖着后代。
项目负责人、英国开放大学的查尔斯·科克尔教授认为,这些细菌之所以能够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中生存,是由于它们顽强而独特的生命维持系统:一是因为它们组成了一种多细胞菌落,借以保护位于中心的细菌。二是因为它们的细胞壁很厚,能抵挡恶劣环境的破坏。三是因为它们的DNA有超强的修复能力。
这些细菌的成功存活,为生命在陨石或小行星传播假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许多科学家相信,实验结果说明,生命的“种子”完全可以在星球与星球之间传播。而陨石或小行星正如大洪水中的诺亚方舟,很可能拯救生命于危难之中,抑或把生命传播至广褒的宇宙。
那么,地球上的生命是否“舶来品”?是否“乘着”陨石或者小行星之舟跨越星际空间而来?
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似乎提供了有力的佐证。换句话说,生命竟顽强到可以在星际空间来去自由。
遁形隐生的水熊